Search

美感埕 Aesthetic Agora / 共享埕 Sharing Agora
#明日的大...

  • Share this:

美感埕 Aesthetic Agora / 共享埕 Sharing Agora
#明日的大學圖書館 #知識共享共創 #校園美感軸線
“未來的交大的畢業生,也許不會再告訴你他是主修哪個科系或專業?而是他的所學對台灣與世界有什麼樣的貢獻與使命。”因應下的世代學習方法隨科技工具有所革新,學生取得知識的媒介並不限於課室或圖書館,學習的場域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並自動自發從廣度無邊界的爆炸資訊中往下深掘,或以小群體的力量建構創意。「共享共創與思辯」毫無疑問的是新時代的主演。
「美感埕」圖書館入口「自明性與偉大大學校園涵構的重構」是最重要的概念,讓所有漫遊在交大的師生以及教職員,自然而然讓人感受到交大這條偉大的藝術軸線,「如同這個入口同時也會變成進入校園美術館的入口。」我們盼望用宏觀視野構思新與舊、建築和校園地景的呼應,促使師生們更認識交大,認識交大校園,認識交大精神的自信和使命。
「共享埕」規劃出幾條縱軸線,區分展演和研習閱讀與分組討論空間。以大挑空的展演發表區作為整個「埕」的心臟,向兩側開展出能依照不同的使用行為來彈性調整的多功能開放式研究小間。傳統印象中的圖書館有種強大的行為制約性,當人進入後會因自我公德心制約性的輕聲細語而壓抑了人與人的互動關係。從荷蘭、德國、英國等歐美國家的新世代大學與公共圖書館,理解現今正在重新定義的下個世代圖書館空間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與想像;可以是允許白噪音一個共創討論創新的學習中心、可以是師生們交誼日常聯繫的場所、可以是開放樂聲的新感官空間來放置鋼琴或器樂供人演奏分享、甚至可以是師生們放鬆看看捐贈的經典漫畫書放開學習的拘束的新生活場域⋯。我們試圖運用這樣的「角度」去思考新的使用行為,營造容許交流對談共創共享的氛圍,期許做為知識殿堂的圖書館成為交大校園建構終身學習與構築創意的場域。「我們更關注的是整座圖書館與校園的關係,藉由強迫設計者思考尺度範圍的延伸,跳脫僅浩然圖書館單層空間設計規劃的狹隘範疇。」

#參與台灣公共性空間設計 #翻轉台灣公共工程
與先前完成交大圖書館三樓期刊空間(知識埕)一樣,在面對台灣公共工程執行過程中繁縟行政文書與相對民間更為有限的執行預算,必須更用心照顧現實的環節與預算困境才有一絲機會落實心目中的設計理念。尤其「圖書館」在建築人與設計人眼中更是崇高殿堂的象徵!我們珍惜能夠參與下一代大學圖書館的設計翻轉~下一代的圖書館除了美感經驗,更多新的使用行為要重新思考以及文化層次的重要使命,努力成就一座”偉大”大學的圖書館!


Tags:

About author
許偉揚 瓦建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 主持人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 / 兼任講師 台北市溫泉發展協會 / 理事 經歷: 台中市政府舉辦台灣塔概念設計國際競圖 優選(25 國,237 組團隊參與) 高雄港站文化保存與都市再發展國際徵圖 佳作( 18 國,170 團隊參與)。 2011 年受資策會委託臺北世界設計大展資策會館 (未來教室) 展館整體設計規劃權,並參與中國山東台兒莊古城園區文史館規劃細部設計工作 (中國湖南大學建築系 & 台灣交大建築所劉育東研究室 )。 2015-長群建設 (案名:月光) 公共空間規劃案 2015-舊有建築更新「水美旅居系列 SweetMe Home」 2014-雲朗集團礁溪兆品酒店室內空間規劃案 2014-104人力銀行夢想搖籃文創空間計畫 (25 am) 得獎紀錄: 2011-競.合-舊打狗驛(高雄港站)文化保存與都市再發展徵圖 ( 18國,170 團隊參與) ,佳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0-東方水墨-台灣塔設計概念國際競圖( 25 國,237 組團隊參與) 優選,台中市政府都發局 2002-FEIDAD Award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競圖獎 TOP 40 2001-FEIDAD Award 遠東國際數位建築競圖獎 TOP40
瓦 / 意謂 形式隨機能主義的設計宗旨。 瓦 / 型謂 象形部首象徵對環境的融合。 瓦 / 音謂 追求卓越與追求完美的堅持。
View all posts